您的位置:首页  >  应急救援  >  重要常识
巴基斯坦及伊斯兰文化常识
发布时间:2011-12-09 21:37:15         信息来源:    

转载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简介

巴基斯坦面积796095平方公里(不含巴控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80公里。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人口1.63亿,人口增长率为1.9%。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帕坦族占11%,俾路支族占4%。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锡克教等。首都伊斯兰堡(Islamabad),人口95万,最高气温47,最低气温0

克什米尔地区及问题由来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194763日,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根据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土邦应该加入巴基斯坦。但是,蒙巴顿却说克什米尔跟其它土邦不同,鼓动伊斯兰会议和查谟保皇协会发动一次大规模活动,要求英国政府宣布查谟和克什米尔脱离印巴两个自治领而独立。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为印巴争端埋下了伏笔。同年,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发生冲突,土邦王宣布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导致印巴两国在该地区大打出手,酿成第一次印巴战争。1948年两国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停火,根据划定的停火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面积的70%,巴基斯坦占有30%。按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最终归属应取决于公民投票,巴基斯坦认为对己有利,因此长期坚持联合国的解决方案,印度对此则持有异议。1965年、1971年印巴之间爆发第二、第三次战争。1972年两国达成《西姆拉协议》,双方划定了除锡亚琴冰川以外边界的实际控制线,并规定双方不应单方面寻求改变实控线。《协议》签订后的十多年,克什米尔高原相对平静下来。19985月,印巴竞相实施的核试验使这对宿敌改善关系的势头戛然停止;19995月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兵戎相见。

 

       

巴基斯坦主要城市介绍

一、伊斯兰堡(ISLAMABAD

巴基斯坦首都。始建於1961年,1965年巴首都从拉瓦尔品第迁此。位于旁遮普省北部的波特瓦尔高原,海拨600米。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80万。是一座新兴城市,市内布局合理,街道笔直宽阔,建筑新颖,主要有政府大厦、总统府、总理府、议会大厦、最高法院、会议中心、真纳大学、费萨尔大清真寺、体育综合设施以及高级旅馆等。住宅区多为别墅式庭院,使馆区设在市区东部。市内无工矿企业,没有污染,空气清新,花草繁茂,绿树成荫,气候宜人。199210月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二、卡拉奇(KARACHI

  卡拉奇,信德省省会,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和军港,全国工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也是往来东南亚和中东、非洲、欧洲的国际航空站。卡拉奇位于印度河三角洲西北侧,南濒阿拉伯海,城市面积59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930万(1998年人口普查数字)。1947-1959年曾为巴基斯坦首都。市内多高层建筑,市场繁华,交通拥挤。 80年代,卡拉奇同中国上海结为友好城市。

  三、拉合尔(LAHORE

  拉合尔是旁遮普省省会,巴第二大城市。位于伊斯兰堡东南约300公里,距印巴边界30公里,人口550万。是巴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巴基斯坦灵魂之称。1021-1186年迦兹纳维王朝即建都于此。1525-1707年为莫卧尔王朝都城。主要古迹有大清真寺、古堡、夏利玛公园和博物馆等。巴独立后建成的巴基斯坦独立纪念塔和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纪念碑是具有纪念意义的著名建筑。拉合尔1992年与我国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

  四、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

  位于伊斯兰堡西南12公里,人口141万。1959-1965年为巴临时首都。旧总统府、总理府、陆军总部和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均在此。整个城市分新城和老城,新城原为英国殖民军的兵营,多为老式庭院住宅,现为政府高级官员和富商居住之地。市场繁华,交通便利。老城为平民住宅区,拥挤杂乱。该市的纺织、毛织、皮革等轻工业较发达,手工艺品和刺绣品小有名气。市内有国家公园和陆军博物馆。

  五、其他城市

  巴其他较重要的城市还有费萨拉巴德(巴第三大城市,纺织工业中心)、海得拉巴、白沙瓦(西北边境省首府)以及奎塔(俾路支省首府)等等。

 

 

 

巴基斯坦的伊克巴尔日

119日是巴基斯坦的伊克巴尔日,是以穆罕默德·伊克巴尔先生,这位印度穆斯林,被称为20世纪东方最伟大的诗人、律师和哲学家而命名的。

伊克巴尔先生1877119日生于印度的锡亚科特,他是克什米尔人的后代,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学习哲学和法律,毕业后定居拉合尔,直至1938421日去世。伊克巴尔先生精通乌尔都文和波斯文,他用这两种文字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他诗化的表达传播到他想象不到的地方。他从13世纪伟大的波斯诗人的诗歌中汲取灵感,同时他用英语撰写的演讲集是他的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巧妙地用现代哲学和科学来解释伊斯兰哲学。后来他的作品以《演讲集》为题阐述了伊斯兰宗教思想的重建。

现在,这位伟大的诗人的墓就在拉合尔古堡的对面,静静地躺在昔日伟大的莫卧儿帝国的门口。为了让人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穆斯林诗人,巴基斯坦政府将这一天定为伊克巴尔日,全国放假一天以志纪念。

 

斋月[Ramadan;the month of fast],伊斯兰教历的九月,是其教徒封斋的一个月。凡男满17岁、女满15岁的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每天黎明前,守斋者必须向安拉表示斋戒的决心。整个白天绝对不许进食,吸烟者要暂时戒烟,还要求穆斯林自我克制一切私欲。他们认为这样可清除一年来的罪孽。在来年诸事如意,同时也是对安拉的虔诚。

开斋节[Lesser Bairam,the Festival of Fast-Breaking],伊斯兰教的节日。伊斯兰教历九月封斋后的第二十九天黄昏时,如果望见新月,第二天就过开斋节,否则就推迟一天。节日一般放假三天。节日的第一天清晨,男女老少打扮齐整,去清真寺做礼拜。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的大门白天都敞开着,迎接亲戚、朋友和邻居们登门道贺。节日对青年男女还有特殊的意义,许多青年人特意选择这一佳节举行盛大的婚礼,使婚礼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

 

《古兰经》简介

古兰经一词是阿拉伯语古尔阿尼的音译,意为诵读。因为安拉降示给穆圣的第一段经文就是你以造化的养主的名诵读吧!,这也是《古兰经》名称的由来。它是安拉在穆圣二十三年(公元610—632)的传教活动中适时地零星地用阿拉伯文降示给穆罕默德的一部综合性大法典。《古兰经》从降示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穆罕默德最大的奇迹,它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包括中国穆斯林在内的各国穆斯林信仰和遵循的一部根本法典。它既是伊斯兰信条的源泉和教法创制的依据,也是一切穆斯林的行动指南和道德规范的准则。

《古兰经》的内容,按体系来划分,大致分为三类:信仰;法律;伦理。从具体内容上可分为四项:命令:即命令人们做一切应该做的好事;禁止:不准做一切违主违教违法的事情;警示:让人们警惕一切惩罚的严厉性;承诺:使人们了解一切善功都将获得优惠的奖赏。因此,《古兰经》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能引导人类于正道,遵从《古兰经》引导的人,能获得两世吉庆。在今世做一个敬主爱人的好穆斯林,在后世凭着安拉的恩典进入天堂。

 

网站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京ICP备:0608229777 Copyright 2011 中国地震局 版权所有